前不久,在孔庄煤矿我与副总工程师同办公第二期签约仪式现场,一群人热血沸腾,规划着未来的工作蓝图。
2020年入冬以来,国内电煤供应持续紧张。2020年12月,中国自澳洲的煤炭进口继续下降至44.75万吨,较当年6月创下的高点964万吨,降幅达95.35%。
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信息显示,1月14日,港口5500卡低硫煤报价达1100元/吨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这与全球煤价下跌走低趋势一致。据蒙古国海关总署(MCGA)发布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,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为2858.7万吨,同比下降21.61%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当年1-4月,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显著上涨,海运进口量同比增长27%。12月,中国煤炭进口额为19.46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25.87亿元),同比增长904.7%,环比增长188.44%。
安信证券分析认为,2021年1月,进口煤将获得新的配额,或对国内供给形成补充,缓解国内供给紧张局面。自2012年起,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,煤价随之滑落,之后经历起起伏伏,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。但随着下游日耗有所下滑,且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果,北方港口和运煤铁路加快发运,叠加濒临春节用煤淡季,供需格局逐步缓解,煤炭市场逐渐转淡。
一月下旬,煤价存在下跌压力,但沿海煤炭运输仍会保繁忙走势。今年,也不会例外,随着节日的临近,煤炭市场逐渐转淡,煤价从高位回落。但此时,秦皇岛、黄骅港、京唐港等港口库存却长时间处于低位,优质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始终存在,船等货常态化。首先,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区主力煤矿响应上级要求,保供不放假,煤炭生产和外运不受影响。
二月份,是传统的春节用煤淡季。从上周一开始,前期惜售捂货的货盘逐步释放,环渤海港口市场煤报价较前期明显让步,上周,港口煤价下跌了200多元/吨;但在电厂和港口低库存、优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,煤价跌幅有限,预计将于本周企稳止跌。
在电厂拉运积极性不弱、港口发运量较高的情况下,环渤海港口打库存变得非常缓慢。全国电煤耗用继续回落,库存止跌趋稳。春节期间,虽然是用煤淡季,但却成为了电厂补库的好时节;即使需求下降,但电厂会借此机会提高库存水平,需求仍看好,到港拉煤船舶保持一定数量。上周,贸易商和发运企业纷纷出手,想将手中的煤炭抛出。
不但春节变成了一个平时的节日,很多单位假期加班,电厂日耗在春节期间下降的有限。从下游存煤情况来看,无论是电厂还是二港,库存均处于低位,抢运补库积极性依然存在。坑口汽车排队,地销需求尚可;叠加极寒天气的来临,东北地区的缺煤,部分内蒙等地资源抽调至东北和华北电厂。沿海电厂供煤量大于耗煤量,且耗用比减少,库存升至安全合理水平;买方观望情绪渐浓,部分终端压价询货。
国外疫情严重,生产受阻,国内浙江、广东等沿海地区承接了部分防疫型及居家型外贸企业订单,工业用电得到支撑。进入一月中旬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升至80万吨。
供应增加,临近春节,电厂用电负荷下降,煤市供需格局将得到缓解。上周开始,由于日耗下降,沿海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回归至15天以上的合理位置,且部分耗电工业在春节前夕逐步退出,电厂开始抵制高煤价,而贸易商也准备在节前抛出手中货物,煤市出现松动迹象。
因为这一阶段,煤炭需求下降,电厂日耗回落。在终端库存被动增加,而日耗下降之际,供货的贸易商增多,电厂反倒很冷静;面对即将下跌的煤价,很多用户主要以进口煤和长协为主,并压低还盘价格,下游用户买涨不买落心里,促使交易价格继续回落,煤炭运价也出现高位下跌。随着矿路港航各方加快生产和外运,沿海、沿江电厂借此机会进行补库,电厂存煤将出现增加,保供压力减轻,市场将逐渐转为供求平衡。流向环渤海港口资源增量空间很小,促使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低位,秦皇岛港保持在500万吨低库存已经长达近4个月。其次,雨季过后,印尼煤外运数量逐渐增加,南非煤炭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;随着天气转暖和疫情逐渐被控制,俄罗斯和蒙古国煤炭运输也将恢复。用电量的增加,耗煤的高位,进口煤的不足,必然带动电厂港口拉运的积极性,致使北方港口锚地船舶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
下旬,煤炭需求呈现逐步减少态势,终端电厂补库压力有所减缓,但在年前煤矿安监严格、港口累库困难的预期下,下游派船拉煤积极性仍在,沿海煤炭运输依然紧张有序。再次,我国南方天气转暖,加之部分工业企业提前放假,用电负荷将明显下降,日耗回落不可避免。
国外疫情严重,生产受阻,国内浙江、广东等沿海地区承接了部分防疫型及居家型外贸企业订单,工业用电得到支撑。供应增加,临近春节,电厂用电负荷下降,煤市供需格局将得到缓解。
今年,也不会例外,随着节日的临近,煤炭市场逐渐转淡,煤价从高位回落。二月份,是传统的春节用煤淡季。
因为这一阶段,煤炭需求下降,电厂日耗回落。在电厂拉运积极性不弱、港口发运量较高的情况下,环渤海港口打库存变得非常缓慢。而且节后复工速度变快,初六过后,电厂耗煤数量可能会很快恢复。目前,企业尚未进入停工放假阶段,用电负荷暂时保持高位;东南沿海地区补库和拉运积极性依然高涨。
从上周一开始,前期惜售捂货的货盘逐步释放,环渤海港口市场煤报价较前期明显让步,上周,港口煤价下跌了200多元/吨;但在电厂和港口低库存、优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,煤价跌幅有限,预计将于本周企稳止跌。不但春节变成了一个平时的节日,很多单位假期加班,电厂日耗在春节期间下降的有限。
在终端库存被动增加,而日耗下降之际,供货的贸易商增多,电厂反倒很冷静;面对即将下跌的煤价,很多用户主要以进口煤和长协为主,并压低还盘价格,下游用户买涨不买落心里,促使交易价格继续回落,煤炭运价也出现高位下跌。坑口汽车排队,地销需求尚可;叠加极寒天气的来临,东北地区的缺煤,部分内蒙等地资源抽调至东北和华北电厂。
上周开始,由于日耗下降,沿海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回归至15天以上的合理位置,且部分耗电工业在春节前夕逐步退出,电厂开始抵制高煤价,而贸易商也准备在节前抛出手中货物,煤市出现松动迹象。首先,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区主力煤矿响应上级要求,保供不放假,煤炭生产和外运不受影响。
春节期间,虽然是用煤淡季,但却成为了电厂补库的好时节;即使需求下降,但电厂会借此机会提高库存水平,需求仍看好,到港拉煤船舶保持一定数量。临近春节,电厂日耗回落,新增进口煤陆续进入国内市场,供需压力减弱。进入一月中旬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升至80万吨。与此同时,安全及疫情因素使供应继续吃紧,地销需求尚可支撑产地煤价强势,煤炭受制于车皮计划难以外发,北方港口库存持续低位。
沿海电厂供煤量大于耗煤量,且耗用比减少,库存升至安全合理水平;买方观望情绪渐浓,部分终端压价询货。各地提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,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职工弹性休假、就地过年。
一月下旬,煤价存在下跌压力,但沿海煤炭运输仍会保繁忙走势。但由于节日期间,部分工业企业继续赶工期,工业用电负荷下降有限,加之电厂库存普遍偏低,用户继续补库,增加煤炭拉运数量。
随着矿路港航各方加快生产和外运,沿海、沿江电厂借此机会进行补库,电厂存煤将出现增加,保供压力减轻,市场将逐渐转为供求平衡。但此时,秦皇岛、黄骅港、京唐港等港口库存却长时间处于低位,优质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始终存在,船等货常态化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